7月23日,大暑。廣東遭遇今年以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高溫天氣,廣東省氣溫普遍高于35℃。一年中最熱最容易中暑的時期已經到來。陶瓷各產區也相繼發布高溫預警,四川夾江、江西高安、福建晉江未來一周最高溫度將達到35℃,山東淄博、臨沂未來一周最高溫度也將達到36℃。
陶瓷廠夏季作業溫度基本比戶外溫度高3-5℃,有的崗位高10℃左右。高溫作業的陶瓷行業工人,每天都處在“燒烤模式”下,尤其容易中暑脫水。
“燒烤模式”下的陶企工人
自7月份以來,福建和廣東兩地已出現多名陶瓷工人中暑現象,其中已確定一名陶瓷工人因中暑死亡。
據《東南早報》7月19日報道,泉州市第一醫院收治5例重癥中暑病患,多為瓷磚廠工人?;颊呷朐簳r,輕者重度昏迷,重者出現心臟、呼吸衰停的情況,搶救后都直接送ICU看護治療。其中一例60歲的云南工人王某榮,在晉江內坑一家瓷磚廠當工人,下班時突然中暑昏倒,體溫高達40攝氏度,深度昏迷。送到泉州市第一醫院進行搶救,情況危急,醫生說搶救后都有可能成植物人。
《陶城報》記者電話聯系到泉州市第一醫院急診科朱主任,想了解中暑陶瓷工人的病情。據朱主任說,5例中暑的陶瓷工人,是連續幾天在不同的時間送過來的,剛送進來情況都比較危急,經急救后已送到住院部,之后具體的治療情況他也不太清楚。他表示自己不能隨意公布病人情況,需要征求院方領導同意。隨后,記者又聯系了該醫院辦公室一何姓主任,他告訴記者,前幾天醫院是收治了幾名中暑的陶瓷工人,不過都已經康復出院。而據報道此新聞的《東南早報》記者林加華說,一例中暑死亡的患者,他不確定是陶瓷工人。
而在此前,據《南方工報》7月8日報道,肇慶某家陶瓷廠負責在燒成車間分揀瓷磚的一四川籍工人,因中暑被送到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
中暑是由于人體吸入的熱量過多,又散發不出去,導致人體的肌理出現損害。重癥中暑患者為腦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往往出現心臟、呼吸停止的癥狀,處于深度昏迷狀態,常會出現全身脫水、臉色蒼白、休克倒地等情況。
“安全模式”如何開啟?
陶瓷企業生產現場因窯爐余熱、拋光磨頭發熱、循環水余熱等,造成車間環境溫度非常高。而車間面積大,空氣對流差等原因,解決車間溫度高就難有好方法。對工人工作效率影響很大,甚至影響工人健康。那么,陶企通常是采取怎么樣的措施為工人降溫呢?
“因為天氣熱,工廠買來冰塊給車間里降溫,也裝了很多風扇,就是為了改善環境,留住工人?!闭貞c市白土鎮將軍陶瓷生產一廠生產部副經理敖湖海說,在生產設備上,他們還增加自動化的投入,燒成車間分揀瓷磚已實現了自動化,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簡一大理石瓷磚清遠生產基地廠長雷新橋表示,除國家規定的5個月高溫補貼外,他們在每個車間都備有藥品箱,如果工人突然中暑,每個車間都有急救的藥品。食堂在固定時間還會煲涼茶和解暑茶,送到車間給工人喝,另外在生產線上還布置了很多通風機,個別崗位如窯頭和窯尾兩邊都用冰塊來降溫,同時還增加超高壓噴霧降溫系統,就是在特種噴頭內接上水源和壓縮空氣,通過壓縮空氣的氣壓把水吹成霧狀。水霧的粒度很小,再配合風扇送風時水霧的蒸發,吸收較多的空氣潛熱,效果比較好?!拔覀儗S的溫度每天都有檢測,哪個地方溫度過高,就需要強制降溫?!崩仔聵蛘f。
據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品牌陶瓷企業人事部經理透露,目前陶瓷廠降溫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五種,一是采取通風設施;二是采取降溫設備,如在印花、淋釉、噴墨生產線安裝崗位使用空調;三是加冰塊;四是沖水降溫;五是屋面增加循環噴淋系統降溫。
“采取降溫措施得當,也能應對,基本很少發生重度中暑等類似問題?!痹撊耸陆浝碚f,他們的生產工廠每天用掉70塊左右的冰塊。除此以外,還會兩天提供一次降溫涼茶,每次都要煮30桶左右,同時提供經冷藏綠豆沙給工人解暑。車間也會配以急救箱,主要包括清涼油、風油精、正氣水、十滴水等防暑降溫的藥物。
高溫補貼標準
廣東: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用人單位要做好對從事高溫作業勞動者的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發放工作,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不得沖抵高溫津貼。
山東: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
江西: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120元/月;非高溫作業人員100元/月;行政單位和企事業單位的其他人員80元/月。
福建:7月1日起,福建省開始發放夏季高溫津貼,夏季高溫津貼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200元。
四川: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的標準由每人每天6元~10元調整為每人每天8元~12元。
湖南:夏季高溫期間(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溫作業和露天作業的用人單位,在氣溫和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7℃以上時,用人單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溫措施的,應停止作業。氣溫和工作場所溫度超過35℃的,要配備相應的防暑降溫防護設備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中暑,同時支付防暑津貼。防暑津貼標準原則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