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輸煤系統除塵技術主要分為干式除塵與濕式除塵兩種形式。常用的干式除塵技 術主要有靜電除塵和布袋除塵。對于已進入進風室的空氣可以通過布袋除塵技術降低含塵量,但它只能針對已進入進風室的空氣進行除塵,不能將污染空氣全部吸進 進風室,因而對無組織排放的粉塵空氣除塵效果不太明顯。靜電除塵需嚴格控制設備安裝維護質量,且會過多擠占作業面。因而業界普遍推崇濕式除塵技術。常用的 濕式除塵技術有藥劑除塵和噴淋除塵。從某種意義上講,藥劑除塵技術是基于噴淋除塵技術延伸出來的,其技術原理是在噴淋設備中加入抑塵藥劑,通過對起塵點噴 水起到加濕的作用,從而抑止粉塵產生。運用濕式除塵技術抑止無組織排放的粉塵比干式除塵的效果好。但濕式除塵水霧顆粒大,需水量大,冬季不宜使用,而且這 種技術很難將細小粉塵徹底清除。
2 微米級干霧抑塵裝置的抑塵原理
微米級干霧抑塵裝置是利用干霧噴霧器產生的10μm以下的微細水霧顆粒,將細小 的粉塵顆粒聚結在一起形成大的粉塵顆粒,在自身重力的牽引下逐漸沉降。細小的粉塵沾水后相互聚結形成大的粉塵顆粒,但極小的粉塵顆粒只有當水滴呈干霧狀 態,或通過添加表面活性劑使水表面張力縮小時才能相互聚結。若粉塵的粒徑比水霧粒徑小,則粉塵顆粒與水霧顆粒接觸面積小,粉塵便會被水霧顆粒周圍的氣流推 動著運動而不會相互粘結,抑塵效果就無法達到預期標準;若水霧的粒徑和粉塵的粒徑基本相似,則揚塵時粉塵顆粒在運動中會與水霧顆粒充分接觸,很容易在水的 作用下相互粘結形成大的粉塵顆粒。由此可見,粉塵聚結的機率是隨著水霧顆粒的減小而逐漸增大的,而且聚結的粉塵團越大,其沉落量越大。水霧對粉塵的“過 濾”作用就形成了。
3 產品優勢
霧化效果好:水霧顆粒直徑在1~10微米之間,霧量可調。
運營成本低:能耗低,使用壽命長,檢修方便,維護費用低。
無二次污染: 超聲霧化除塵技術無需清灰,將粉塵抑制在塵源點。
耗水量極低: 對塵源點物料的水分增加量小于0.02%。
操控性能好:可實現就地/自動/集中控制。
基建投資低:除塵設備占地空間小,無需建造專用除塵室。
除塵效率>99%。